10月29日,由江蘇省科技廳、昆山市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生產力促進中心、蘇州市科技局、昆山市科技局、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承辦的“2018年江蘇省產學研專場對接洽談會——“AI智能,愛制造”昆山市智能制造技術成果專題洽談會活動”在昆山市成功舉辦。來自浙江大學、湖南大學、南京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北京科技大學、中航613所、中電41所等15所高校院所的近30名專家,省內10個設區市的120多家企業代表,以及省科技廳、省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關設區市及縣(市、區)科技局管理人員等共計300余人參加了此次活動。江蘇省科技廳副巡視員景茂,昆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金健宏出席開幕式并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工程學院譚建榮教授作專題報告。
昆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金健宏致歡迎詞,代表昆山市委、市政府歡迎專家教授及企業家的到來。昆山非常重視同高??蒲性核暮献?。希望通過這次產學研活動,吸引更多的人才到昆山來創業,讓更多的新技術在昆山開花結果。
景茂副巡視員在致詞中表示對昆山寄予厚望,希望昆山能又快又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提升產學研的創新效能,為江蘇“制造大省”邁向“制造強省”,將“江蘇制造”升級為“江蘇智造”發揮積極作用,為“強富美高”新江蘇的建設作出“昆山貢獻”。
開幕式上,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分中心(籌)、浙江大學昆山軍民融合光電中心、浙江大學昆山高能實驗室揭牌。國家光學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蘇分中心將重點在機器視覺、光電精密檢測這三個方向上開展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及產業化。浙江大學昆山軍民融合光電中心將國防軍工在光電領域的優異技術,與浙江大學昆山創新中心的人才優勢、昆山本地特色的資源優勢相結合,開辟軍民融合發展新領域。著重開展中紅外激光器、激光通信、激光雷達等領域的研發及產業化。浙江大學昆山高能實驗室主要研發高能量水下通信設備和精密控制儀器,致力為祖國的海洋領土安全和高端技術裝備做出貢獻。
揭牌儀式后,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機械學院譚建榮教授作了《智能制造與機器人: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主題報告。譚院士從產業發展形勢切入,全面詮釋了智能制造的含義,重點講解了智能制造的核心問題和關鍵環節。他提出,智能制造是“中國制造2025”國家戰略計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從數字制造到智能制造是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企業的發展必須要跟上社會的變化和需求,只有通過智能制造技術來提升企業產品的附加值才是真正有價值的事情。譚院士的報告深入淺出,引人入勝,給在場嘉賓和企業家們帶來深刻思考。
下午,舉行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和“光電技術、新材料”兩個專場成果推介及洽談對接。專家與我省120余家企業代表進行了面對面的對接洽談,現場氣氛熱烈,對接成效明顯。一些專家同當地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將通過共同出資辦企業等方式,在江蘇開展創新創業。